2015年4月20日,我校团委组织学生到孔学堂听卢胡彬教授关于周钟瑄的人格与神格的演讲。周钟瑄是清朝我省贵阳人士,于康熙三十五年中举人,利刃福建邵武知县,台湾诸罗知县,山东高唐知州,员外郎gu管台湾使,荆州知府等。为官数十年,政绩颇多,其中以为台湾的贡献最为显著。

周钟瑄任台湾诸罗知县期间,兴修学馆和城隍庙,摒弃陋习,又将农具,耕牛和种子发给百姓,并且开辟阡陌,为百姓拓宽田地,开沟渠,筑塘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百姓获利不少。他离职后,又因地方官苛刻百姓激起农民起义而被召回,以员外郎身份管理台湾。在他的治理下,台湾渐有发展,颂声悦耳。百姓为感其德,为其修塘堰,名曰周公堰,并建周公祠,为他塑像,以此来纪念他。


